硬膜外血肿抢救措施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抢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紧急手术治疗、术后监护等措施。硬膜外血肿通常由外伤导致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起,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采用侧卧位防止舌后坠,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于昏迷患者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旋转,防止加重脑干受压。
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输注氨甲环酸注射液或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头部外伤处可加压包扎,但禁止直接压迫骨折部位。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每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毫升,30分钟内快速输注完毕。联合使用呋塞米注射液20-40毫克静脉推注。将床头抬高30度,保持颈静脉回流通畅。避免咳嗽、呕吐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
CT显示血肿量超过30毫升或中线移位超过5毫米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并严密止血。对于脑膜中动脉出血可使用双极电凝或动脉瘤夹闭。术毕放置硬膜下引流管,骨瓣可酌情复位或弃用。
转入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等指标。维持血压在正常偏高范围以保证脑灌注。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再出血。早期开展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硬膜外血肿抢救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从急诊接诊到手术开颅应在1小时内完成。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1-2周,头部保持中立位。饮食以低盐高蛋白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脑组织恢复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时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