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外面流脓水怎么办

宝宝耳朵外面流脓水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湿疹继发感染、外伤或异物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过敏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脓液,避免用力掏挖耳道。外耳道皮肤破损时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清洁后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时用防水耳塞保护。若脓液黏稠结痂,可先用温热毛巾湿敷软化再清理。
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或环丙沙星滴耳液。使用时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滴入3-5滴药液后轻压耳屏帮助药物渗透。需连续使用5-7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过敏性湿疹继发感染时,需联合使用地奈德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严重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同时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暂停食用海鲜、牛奶等易致敏食物。耳周皮肤破损处禁用激素类药膏。
急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吸收,每日1次每次10分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行鼓膜穿刺抽液,术后用硼酸酒精棉球填塞外耳道。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耳后脓肿或乳突炎需行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至无脓性分泌物。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反复发作时,建议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术。术后1周内避免术耳受压,洗澡时用防水贴覆盖伤口。
日常需保持宝宝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躺着喂奶防止奶液流入耳道。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耳部,选择纯棉质地的婴儿帽减少摩擦。哺乳期母亲注意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增强宝宝黏膜抵抗力。发现耳道异常分泌物、发热或拒奶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