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血栓都有哪些症状

术后血栓的症状主要有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头痛等。术后血栓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会导致患肢肿胀,皮肤紧绷发亮,活动时疼痛加剧。可能与术后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同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血栓部位因炎症反应会出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发红,触摸有硬结感。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有关。需避免揉搓患处,可配合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明确血栓范围。
肺动脉栓塞时会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与下肢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有关。需立即吸氧并紧急使用注射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注射液等溶栓药物,严重者需行导管取栓术。
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多为锐痛,深呼吸时加重,可放射至肩背部。可能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有关。需进行CT肺动脉造影确诊,使用达比加群酯胶囊、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抗凝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喷射性呕吐。可能与脱水或感染诱发血栓形成有关。需通过MRI静脉成像确诊,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配合注射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
术后应早期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上多饮水保持血液稀释状态,限制高脂食物摄入。按照医生指导使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形成。如出现单侧肢体突然肿胀、不明原因气促或意识改变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管超声或D-二聚体检测。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跌倒碰撞导致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