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的症状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主要表现为肩前区疼痛、活动受限和局部压痛。该症状通常由肌腱慢性劳损、急性拉伤或局部炎症反应引起,可能伴随肩关节僵硬、夜间痛加重等现象。
疼痛多位于肩关节前侧肱二头肌短头肌腱走行区域,呈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上肢上举、外展或提重物时疼痛加剧,可能与肌腱反复摩擦、局部充血水肿有关。急性期可能出现撕裂样剧痛,慢性期则表现为活动后隐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肘关节内侧。
患侧肩关节主动屈曲和外旋功能明显受限,梳头、系扣等动作困难。被动活动范围通常大于主动活动,但过度牵拉会诱发疼痛。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特定角度的卡顿感。
在喙突下方1-2厘米处可触及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向周围放射。急性期局部可能出现轻微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慢性患者可能触及肌腱增厚或结节,伴随捻发音。Yergason试验阳性是特征性表现,即抗阻力屈肘时肩前疼痛加重。
平卧时患肢受压或体位不当易诱发夜间疼痛,影响睡眠质量。炎症介质在静止状态下积聚、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可能是主要原因。部分患者需用枕头支撑患肢才能入睡,晨起时可能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
急性期常见肩周肌肉保护性痉挛,表现为突发性肌肉紧绷感。长期痉挛可能导致胸小肌、斜方肌等代偿性劳损,形成颈肩部连锁疼痛。寒冷刺激或疲劳后痉挛症状可能加重,热敷后暂时缓解。
建议避免提重物及过度上肢运动,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痛。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位,日常可进行钟摆样肩关节放松训练。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力下降,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必要时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腱损伤程度。康复期应在专业指导下逐步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促进肌腱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