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有遗传性吗怎么治疗

小儿麻痹一般是指脊髓灰质炎,通常不具有遗传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脊髓灰质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脊髓灰质炎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肢体疼痛、弛缓性瘫痪等症状。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肌肉损伤。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抗病毒,配合维生素B1注射液营养神经。肌肉痉挛疼痛时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者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感染。
瘫痪肢体需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挛缩畸形。肌力部分恢复后开展主动运动训练,如器械辅助站立、步行架练习等。家长需每日协助患儿完成3-5次训练,每次15-30分钟。
针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改善肌力,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痉挛肌肉。可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促进气血运行,外用艾叶煎汤熏洗患肢。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严重关节畸形需行肌腱延长术或截骨矫形术,跟腱挛缩者可实施跟腱延长术。术后需配合支具固定6-8周,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X线评估骨骼愈合情况。
脊髓灰质炎患儿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多摄入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瘫痪肢体注意保暖,每日进行肌肉按摩预防萎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康复期间家长应鼓励患儿坚持训练,保持积极心态。若出现呼吸费力、进食呛咳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