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带来哪些疾病

高血压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主要有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心力衰竭等。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心脏、脑血管、肾脏和眼底等靶器官造成损害。
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长期承受高压血流冲击,血管内皮受损后易形成斑块,逐渐狭窄甚至堵塞。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配合低盐低脂饮食。
持续高血压会损伤脑动脉血管壁,增加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风险。脑部小动脉在长期高压下可能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后导致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则因脑血管硬化狭窄引发。急性期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后期需进行康复训练。
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逐渐衰退。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破坏滤过屏障,出现蛋白尿并进展为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服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眼底动脉变细、出血和渗出。严重时可出现视盘水肿,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除控制血压外,可配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改善微循环,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最终失代偿。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常用盐酸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限制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规律服药。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情绪激动。定期进行心电图、肾功能、眼底等靶器官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