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腰上筋膜炎的症状

后腰上筋膜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紧张等。后腰上筋膜炎可能与长期劳损、受凉、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僵硬、按压痛等症状。
后腰上筋膜炎患者常出现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酸痛,疼痛可能集中在脊柱两侧的肌肉区域。疼痛在久坐、久站或弯腰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臀部或大腿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寒冷潮湿环境或过度活动可能诱发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不适,重者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由于炎症刺激和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减小。典型表现为转身、前屈、后伸等动作受限,起床或从坐位站起时需用手支撑。部分患者晨起时腰部僵硬明显,活动后有所改善。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穿脱鞋袜、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
患处肌肉常呈紧张状态,触摸可感到肌肉硬度增加,可能出现条索状硬结或局部肿胀。肌肉痉挛多为保护性反应,但也可能加重局部缺血和疼痛。长时间肌肉紧张可导致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形成触发点。热敷或按摩后肌肉紧张度可暂时缓解,但容易反复。夜间睡眠时可能因肌肉紧张而辗转难眠。
在炎症区域按压时可诱发明显疼痛,痛点常较局限且位置固定。典型压痛点位于腰骶交界处、髂嵴上方等肌肉附着点。深压时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但无神经根受压表现。按压痛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鉴别。急性期压痛明显,慢性期可能仅剩局部敏感或不适感。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但无明确神经分布区特征。慢性患者可能出现疲劳、睡眠障碍等全身症状。症状常反复发作,与劳累、受凉等因素相关。少数患者因长期不适出现焦虑情绪。症状持续时间从数天到数月不等,及时干预可缩短病程。
后腰上筋膜炎患者应注意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姿势并做腰部伸展运动。睡眠选择硬板床,腰部可垫薄枕保持生理曲度。寒冷季节注意腰部保暖,可适当使用暖宝宝或护腰。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但需遵医嘱。慢性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下肢放射痛、无力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日常可尝试热敷、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避免盲目推拿或过度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