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二尖瓣狭窄区别

冠心病和二尖瓣狭窄是两种不同的心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二尖瓣狭窄则因二尖瓣结构异常阻碍血流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两者在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上均有显著差异。
冠心病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长期脂质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二尖瓣狭窄多由风湿热后遗症引起,瓣膜粘连增厚,少数可能因先天性畸形或钙化导致。前者属于血管病变,后者属于瓣膜结构异常。
冠心病典型症状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二尖瓣狭窄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咯血或声音嘶哑,听诊可闻及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冠心病诊断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二尖瓣狭窄主要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瓣膜面积、跨瓣压差及肺动脉压力,心电图可能显示二尖瓣型P波,X线可见左心房增大征象。
冠心病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二尖瓣狭窄轻度可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症状,中重度需行经皮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术后需华法林钠片抗凝。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并规律运动以延缓动脉硬化进展。二尖瓣狭窄患者应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术后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瓣膜功能,两类疾病均需终身随访。
冠心病和二尖瓣狭窄患者均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摄入。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出现心悸、气短加重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心内科就诊,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变化,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