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肝脏受损怎么办

喝酒肝脏受损可通过戒酒、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戒酒是改善酒精性肝损伤的首要措施。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建议立即停止饮酒,避免酒精继续对肝脏造成伤害。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失眠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
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适量摄入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限制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肝脏负担。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这些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使用药物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饮酒史。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长期饮酒者应增加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弹性检测。检查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及时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检查结果异常时应遵医嘱进一步诊治,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中医认为酒精性肝损伤多属湿热蕴结,可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的治法。常用中药包括柴胡、黄芩、茵陈等,可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等方剂。针灸选取肝俞、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耳穴压豆可改善症状。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心理负担。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再次饮酒造成肝脏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