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恶露怎么办?

产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90次浏览

关键词: #恶露 #产妇

产妇恶露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适当活动、观察恶露变化、饮食调理、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处理。恶露通常由子宫复旧、胎盘剥离面修复、感染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洁

产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肛周细菌污染产道。及时更换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巾。若会阴有缝合伤口,可用0.05%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冲洗。禁止盆浴或阴道冲洗,以免逆行感染。

2、适当活动

顺产6小时后可床上翻身,24小时后下床缓慢行走。剖宫产术后24小时需家属协助床上活动下肢,48小时后尝试坐起。早期活动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恶露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每天进行3-4次腹式呼吸训练,每次5分钟。

3、观察变化

正常恶露分血性、浆液性、白色三阶段,持续4-6周。血性恶露量应少于月经量,若1小时浸透整张卫生巾或排出大于鸡蛋的血块属异常。浆液性恶露若出现腐臭味可能提示感染。需每日记录恶露颜色、气味、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4、饮食调理

产后初期宜进食小米粥、藕粉等流质,3天后逐渐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可饮用红糖姜茶促进宫缩,但糖尿病产妇禁用。避免人参、当归等活血药材,防止恶露增多。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便秘会加重盆腔充血。

5、药物治疗

子宫收缩不良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益母草颗粒。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中药生化丸能化瘀止血,但不可自行服用。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可能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或清宫处理。

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避免增加感染风险。哺乳时分泌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收缩,建议坚持母乳喂养。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着凉。若恶露突然增多或停止后再现鲜血,可能提示晚期产后出血,需急诊处理。定期进行产后复查,通过B超观察子宫复旧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