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穿孔的护理问题

消化道穿孔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病情监测和并发症预防。消化道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溃疡、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发热、腹膜刺激征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护理措施。
消化道穿孔后胃肠内容物可能进入腹腔引发感染,护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污染。
穿孔初期需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维持营养。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恢复期选择高蛋白低渣饮食如鱼肉泥、蒸蛋羹,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物,配合半卧位体位减轻腹肌张力。避免随意使用热敷以免加重炎症扩散,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方式辅助缓解疼痛。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变化,警惕休克发生。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胃管引流液颜色和量。定期复查腹部立位平片评估穿孔闭合情况,关注肠鸣音恢复状态。出现呕血、黑便等异常需立即报告医生。
术后早期协助患者翻身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抗凝。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必要时行雾化吸入。长期卧床者需定时拍背排痰,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伤口愈合。
消化道穿孔患者康复期需持续3-6个月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坚硬食物。建立规律作息,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复诊,必要时进行胃肠功能康复训练。注意药物管理,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