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怎样才能缓解

小儿咳嗽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饮食、拍背排痰、使用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吸入、胃食管反流、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
室内空气干燥可能刺激儿童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症状。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或放置一盆清水于暖气旁,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冬季开窗通风时,注意避开早晚低温时段,每次通风10-15分钟即可。
适当增加温开水、梨汁、蜂蜜水等流质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1岁以上儿童可少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但1岁内婴儿禁止食用蜂蜜。避免食用冷饮、辛辣食物及甜腻零食,这些食物可能刺激咽喉或增加痰液黏稠度。可适量食用炖梨、白萝卜汤等润肺食材。
对于有痰难以咳出的儿童,家长可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拍背时让儿童保持坐位或侧卧位,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该方法能帮助松动气道分泌物,特别适用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恢复期患儿。操作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
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性咳嗽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干咳剧烈时医生可能开具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痰多黏稠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所有药物均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对于喘息性咳嗽或支气管痉挛患儿,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雾化器能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起效较快且全身副作用小。家长需确保儿童在安静状态下吸入,婴幼儿可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每次雾化后应洗脸漱口,防止药物残留。
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持续高热或咳嗽超过两周未缓解,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接触二手烟、花粉等刺激物,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雾霾天应减少外出。定期清洗床品和毛绒玩具,减少尘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