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是不是肠梗阻

关键词: #肠梗阻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可通过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异常、腹部包块等症状辨别。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肠梗阻患者多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与梗阻位置相关。小肠梗阻常表现为脐周疼痛,结肠梗阻多为下腹疼痛。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梗阻腹胀较轻,低位梗阻腹胀显著。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出汗等,腹部触诊可有压痛但无肌紧张。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腹部X线或CT检查。
呕吐是肠梗阻典型症状,其性质与梗阻部位密切相关。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含胃内容物和胆汁。低位小肠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结肠梗阻早期可能无呕吐,晚期可出现反流性呕吐。呕吐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但梗阻未解除症状会反复出现。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这是重要诊断依据。但需注意部分性肠梗阻或高位梗阻早期仍可能有少量排便排气。肠梗阻初期可能排出梗阻远端残留粪便,不可误认为肠道通畅。结肠梗阻停止排便排气症状较小肠梗阻更为典型和明显。
机械性肠梗阻早期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随着病情发展,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主要特征。听诊肠鸣音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至少持续3-5分钟,并注意与血管杂音鉴别。
部分肠梗阻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常见于肠套叠、肿瘤等引起的梗阻。肠套叠包块多位于右上腹,呈腊肠样。肿瘤性包块质地较硬,位置相对固定。疝气引起的梗阻可在疝环处触及包块。腹部包块结合其他症状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怀疑肠梗阻时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可采取半卧位缓解症状,禁止自行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肠梗阻是外科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建议尽快到急诊外科或胃肠外科就诊,通过腹部立位X线片、CT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补液支持,必要时需手术解除梗阻。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进食过快或食用难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