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表现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异常及肾功能损害。典型症状包括肌红蛋白尿、局部或全身肌肉肿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高钾血症或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常出现突发性肌肉酸痛或压痛,多见于剧烈运动后的四肢近端肌群。疼痛程度与肌纤维破坏范围相关,可能伴随肌肉僵硬或痉挛。肌力下降表现为抬臂、爬楼梯等日常动作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站立。这种症状源于肌细胞膜损伤后内容物外漏,刺激神经末梢并引发炎症反应。
肌红蛋白尿是特征性表现,尿液呈茶色或可乐色,静置后无沉淀产生。由于肌红蛋白分子量较小,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但大量排出时会阻塞肾小管。约半数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尿常规检查可见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这种矛盾现象有助于鉴别其他血尿原因。
肌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可引发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炎症反应。大量钾离子逸出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磷酸盐释放引起低钙抽搐。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与电解质紊乱及毒素积累有关。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乳酸脱氢酶同步升高。
受损肌肉区域可能出现皮肤紧绷、淤青或感觉异常,触诊有捻发音提示筋膜室综合征风险。挤压伤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常见肢体张力增高,被动牵拉时疼痛加剧。肌肉超声检查可发现肌纤维连续性中断,MRI显示T2加权像信号增强。
急性肾衰竭是主要并发症,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上升,尿量持续减少。肌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后,可出现腰背部钝痛。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早期水化碱化尿液可降低肾损伤概率。肾功能恢复时间与肌红蛋白尿持续时间直接相关。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脱水,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高钾食物摄入直至肾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肌酸激酶和尿常规,预防远期慢性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