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

小儿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心跳节律异常,可能伴随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的危害程度与病因相关,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需及时干预。
心悸是小儿心律不齐的常见症状,患儿可能主诉心脏跳动不规律或突然加速。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可能引发短暂心悸,通常无须特殊处理。病理性心悸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家长需注意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患儿摄入含咖啡因食物。
心律不齐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时,患儿易出现活动耐力降低、精神萎靡等表现。长期乏力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排查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合并症。建议家长保证患儿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年长儿童可能描述胸部压迫感或呼吸不畅,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这种情况常见于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家长应立即让患儿保持安静体位,若症状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急诊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严重心律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突发性晕厥。这种情况具有较高危险性,可能造成跌倒外伤或猝死。家长发现患儿意识丧失时应立即平卧并检查脉搏,同时呼叫急救。此类患儿通常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或接受射频消融手术。
慢性心律不齐可能影响心脏输出功能,导致营养供应不足,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这种情况多见于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或长QT综合征,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建议加强营养支持的同时,在儿科心脏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静息心率,婴儿正常心率为120-140次/分,幼儿为90-120次/分,学龄儿童为70-110次/分。日常避免让患儿接触二手烟、浓茶等刺激物,保证每日适量户外活动。若发现心律不齐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至儿童心血管专科就诊,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对于确诊患儿,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避免擅自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