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会说自己是抑郁症吗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主动告知他人自己患有抑郁症,也可能因病耻感或认知偏差选择隐瞒。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其自我认知受病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
部分抑郁症患者能够清晰识别自身情绪异常并主动寻求帮助,尤其在轻度或中度阶段,可能通过语言表达如我最近情绪很低落、我觉得自己可能抑郁了等方式透露病情。这类人群通常保留较好的病识感,可能因躯体症状就诊时向医生描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典型表现,或在亲友询问下承认抑郁状态。
部分患者会否认或掩饰抑郁症状,常见于病耻感较强、对精神疾病存在错误认知的个体。他们可能用身体不适代替情绪描述,强调头痛、胃痛等躯体化症状,或将抑郁归因为性格软弱。重度抑郁发作时可能出现认知扭曲,产生我不配被帮助等错误信念,导致主动隐瞒病情。某些文化背景下,精神疾病污名化也会抑制患者自我揭露。
当发现身边人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社交回避、兴趣丧失等表现时,应避免直接质问是否抑郁,可温和询问最近是否遇到困难、是否需要陪伴就医。抑郁症的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访谈、量表评估等专业手段完成,不建议根据自我陈述简单判断。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及家属可通过心理热线、精神卫生中心等渠道获取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