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

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一般是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与躁狂或轻躁狂交替出现。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因素、脑结构异常、生物节律紊乱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具有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患者可能携带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基因变异,如BDNF基因多态性。这类患者需加强早期情绪监测,避免应激事件诱发。治疗上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等,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症状。

2、神经递质失衡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抑郁发作期常表现为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浓度降低。临床可使用舍曲林片、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抗抑郁药,但需联用心境稳定剂如拉莫三嗪片以防转躁。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情绪变化。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压力、创伤经历或人际关系冲突可能触发抑郁发作。患者常伴有无价值感、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除药物治疗外,可配合人际心理治疗或正念训练。家属应避免指责患者,帮助建立规律作息,鼓励参与轻度社交活动,但不宜过度催促其恢复社会功能。

4、脑结构异常

前额叶皮质、杏仁核等脑区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影响情绪处理。部分患者存在海马体积缩小等结构性改变。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联合喹硫平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调节神经可塑性。日常可通过有氧运动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

5、生物节律紊乱

睡眠觉醒周期失调可能加重抑郁症状,表现为早醒或睡眠过多。可使用阿戈美拉汀片等调节褪黑素受体的药物,配合光照疗法稳定生物钟。患者需固定就寝时间,避免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日间保证适度光照暴露,必要时记录情绪与睡眠日记供医生参考。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家属应协助监测情绪波动、药物不良反应及自杀风险。维持期可尝试瑜伽、冥想等舒缓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饮酒、咖啡因摄入及昼夜颠倒,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方案。若出现言语减少、自伤倾向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