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伴里急后重常见于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腹泻伴里急后重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等疾病。里急后重是指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可能与肠道炎症、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或水源污染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患者需隔离处理排泄物,避免交叉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导致反复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生物制剂治疗。日常需低纤维饮食,避免乳制品刺激。
直肠黏膜炎症可因感染、辐射或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表现为肛门坠胀、排便频繁但量少。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地塞米松栓剂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避免辛辣食物加重直肠刺激。
肠易激综合征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腹泻型患者可出现排便急迫感和里急后重,但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蠕动,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改善菌群。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
直肠或乙状结肠肿瘤生长可能压迫肠腔,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和里急后重,常伴体重下降、便血等报警症状。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肿瘤可行内镜下切除,进展期需手术联合放化疗。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腹泻伴里急后重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选择低渣、低脂的清淡食物,避免生冷刺激。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若出现持续血便、发热或体重减轻应及时就医。慢性症状者应完善肠镜、粪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