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血凝块变大要警惕

拔牙后血凝块变大通常属于异常现象,可能与继发出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拔牙后创口会形成正常血凝块保护牙槽窝,体积通常随吸收逐渐缩小。若血凝块持续增大伴随渗血,常见于局部血管损伤未完全闭合或患者频繁吮吸创口导致负压破坏。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也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时需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2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热水漱口刺激创面。
血凝块异常膨大合并腐臭味、跳痛时需警惕干槽症或厌氧菌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复杂阻生齿拔除后,创面暴露导致骨壁炎症。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风险更高。临床需清创后填塞碘仿纱条,配合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异常者还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需完善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内进食温凉软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时需轻柔含漱。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症状,应立即返回医院处理。术后避免吸烟饮酒,遵医嘱复查可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