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婴儿护理的三大留意点是什么
新生儿编辑
健康陪伴者
新生儿编辑
健康陪伴者
夏天婴儿护理需重点留意体温调节、皮肤防护及饮食卫生三个方面。婴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夏季高温易导致脱水或中暑;皮肤屏障脆弱,易受紫外线、汗液及蚊虫叮咬刺激;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饮食不当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婴儿汗腺发育不成熟,高温环境下易出现体温升高。建议保持室温26-28摄氏度,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外出时选择早晚凉爽时段,使用遮阳帽或婴儿推车防晒罩。若发现婴儿面色潮红、烦躁哭闹或皮肤干燥发热,需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必要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
夏季婴儿易发痱子、尿布疹或蚊虫叮咬性皮炎。每日用37-40摄氏度清水洗澡1-2次,褶皱部位需彻底清洁后擦干。尿布区可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如贝亲婴儿护臀膏。户外活动前30分钟涂抹SPF30+的物理防晒霜,如启初婴儿防晒乳。被蚊虫叮咬后可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止痒,避免抓破引发感染。
母乳喂养者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配方奶冲泡后2小时内饮用完毕,剩余奶液须丢弃。添加辅食的婴儿应现做现吃,水果蔬菜需彻底清洗。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存放于干燥洁净环境。若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症状,应暂停新辅食并补充口服补液盐。

夏季护理婴儿需每日检查皮肤状态,尤其是颈部、腋下等褶皱部位。室内可放置温湿度计监测环境,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适当增加10-20毫升水量。避免使用清凉油、风油精等含薄荷脑产品,防止婴儿过敏或呼吸困难。发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