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有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有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躯干束带感、排尿功能障碍等。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损伤引起的,属于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需及时就医干预。
早期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手指麻木、持物不稳,可能伴随针刺感或蚁走感。症状多由颈5-7节段脊髓受压引起,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上肢肌力下降,甚至出现肌肉萎缩。典型体征为霍夫曼征阳性,需通过颈椎MRI明确受压程度。
患者行走时易出现踩棉花感、步态蹒跚,严重时需扶墙或借助助行器。这与脊髓后索受压导致深感觉障碍有关,可能伴随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等病理反射。寒冷刺激或颈部过伸可能加重症状。
表现为扣纽扣、写字、持筷等动作笨拙,系鞋带困难。脊髓前角细胞受损会导致手内在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部分患者合并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伴随症状。
约30%患者主诉胸部或腹部有紧束感,如同被皮带捆绑。这种异常感觉源于脊髓丘脑束受压,可能伴随痛温觉减退。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平卧位时可能减轻,颈部活动后加剧。
晚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严重者发生尿潴留。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受压会导致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协调障碍。此类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入终末期,需紧急手术解除压迫。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颈部剧烈活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颈椎中立位。日常可进行颈肩部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但禁止盲目推拿或牵引。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瘦肉、全谷物等,有助于神经修复。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时须立即就诊,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