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治疗原则包括

化脓性关节炎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关节腔引流、患肢制动、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该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关节破坏。
确诊后应立即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抗生素需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常见病原体,疗程通常持续4-6周。治疗期间需监测炎症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关节积液明显或脓液积聚者,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或持续引流。严重病例可能需关节镜灌洗或开放清创术,常用术式有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关节切开引流术。引流后可局部注射抗生素增强疗效,同时留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急性期应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肢于功能位,减轻关节面压力。制动时间一般为1-2周,待炎症控制后逐步开始被动活动。过早负重可能加重软骨损伤,但长期制动易导致关节僵硬,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可选择鱼肉、鸡胸肉等易消化来源。同时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组织修复,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合并发热者应增加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可短期应用盐酸曲马多片,但须警惕胃肠道反应。冷敷有助于缓解局部肿胀,每日3-4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疗效。康复阶段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