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上吐下泻怎么回事

感冒上吐下泻可能由病毒感染、胃肠型感冒、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对症用药、休息观察、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呕吐腹泻伴随呼吸道症状。发病与病毒侵袭胃肠黏膜有关,症状包括水样便和低热。治疗需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家长需注意患儿脱水表现,及时补充水分。
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可直接引发胃肠炎症,出现腹痛伴呕吐腹泻。可能与受凉后免疫力下降有关,典型症状为肠鸣音亢进。建议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缓解症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需暂停油腻食物,选择米汤等流质饮食。
感冒期间食用生冷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常见于暴饮暴食后,症状多为突发性呕吐。无须特殊用药,可热敷腹部缓解痉挛,饮用姜糖水温暖胃肠。家长应确保食物新鲜,少量多餐喂养。
部分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与药物刺激胃黏膜有关,多表现为服药后恶心。可改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替代,或饭后服药减轻刺激。出现严重腹泻需停用可疑药物并咨询医生。
合并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时会出现脓血便和高热。常见于进食污染食物后,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需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乳酸菌素片调节肠道。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
感冒期间出现呕吐腹泻时,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蔬菜。每日分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每次呕吐后需补充50-100毫升液体。注意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婴幼儿持续6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急诊。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蛋等低渣食物,两周内避免生冷刺激食物。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3天应进行血常规和粪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