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发烧艾灸灸哪儿

中医养生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小孩

小孩发烧时可选择艾灸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辅助退热。艾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烫伤或延误病情。

1、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要穴。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疏散风热,缓解发热头痛症状。操作时建议家长使用温和灸法,将艾条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悬灸5分钟。若孩子出现皮肤发红或哭闹需立即停止。该穴位对风寒型发热效果更明显,常伴随怕冷无汗症状。

2、曲池穴

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此穴可清热解表,适用于风热型发热伴咽喉肿痛的情况。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反应,该穴位敏感度较高,建议每次艾灸不超过3分钟。可与大椎穴配合使用,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不宜单独依赖艾灸退热。

3、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肌肉隆起处,为全身清热要穴。艾灸该穴位对各类发热均有辅助作用,特别适合伴有便秘的发热患儿。操作时建议家长固定孩子手腕,使用回旋灸法每侧穴位灸2分钟。体质虚弱或持续高热的孩子应慎用。

4、足三里

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该穴位艾灸适用于反复低热、食欲不振的情况,能扶正祛邪增强抵抗力。家长需注意孩子体位舒适度,采用雀啄灸法每侧穴位灸1-2分钟。合并腹泻时不宜使用。

5、风门穴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有较好效果,常配合大椎穴使用。建议家长选择下午时段施灸,使用温和灸法每穴3分钟。皮肤过敏或阴虚火旺体质禁用。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环境通风,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及时就医,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水分。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停止艾灸并急诊处理。所有艾灸操作均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