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支气管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刺激性物质、免疫力低下、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病毒感染是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侵袭支气管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咳痰等表现。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氨溴索口服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急性支气管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多呈黄色或绿色脓性,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
长期接触粉尘、烟雾、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增加急性支气管炎发病概率。这些物质可直接刺激呼吸道,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引发咳嗽、喘息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改善工作环境通风等。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等缓解症状。
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发生急性支气管炎。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这类患者症状可能较重,恢复时间较长。建议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口服液。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可能刺激支气管,引发化学性炎症,称为反流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在夜间平卧时咳嗽加重,可能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胃酸分泌,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建议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吸烟者应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痰中带血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可通过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