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严不严重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肠套叠属于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肠梗阻和血供障碍,多发于3个月至3岁婴幼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
多数患儿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空气灌肠复位等非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早期干预成功率较高,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快,后续仅需短期观察和饮食调整。但若延误治疗,套叠肠管可能因缺血出现黏膜坏死、穿孔,甚至引发腹膜炎或脓毒血症。部分反复发作的肠套叠需排查是否存在肠息肉、梅克尔憩室等原发病因。
极少数患儿因就诊过晚或复位失败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短肠综合征等远期并发症,需长期营养支持。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风险更高,这类患儿即使成功复位也应住院监测。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阵发性腹痛伴呕吐时,应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胃肠减压和补液治疗,恢复期从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若孩子出现高热、腹胀或血便加重,提示病情恶化,须再次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