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怎么治疗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等,适量补充水分。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衣物床单需每日消毒更换,皮肤疱疹避免抓挠。

2、抗病毒治疗

重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对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阿昔洛韦片可干扰病毒DNA合成。早期用药效果较好,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贫血等不良反应。

3、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口腔溃疡疼痛可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皮肤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继发感染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出现脑炎症状需及时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4、中医治疗

风热犯肺证可用银翘散加减,湿热蕴结证可选甘露消毒丹。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中药熏洗可用野菊花、金银花煎汤外敷疱疹处,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5、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警惕脑炎、肺水肿等重症表现。心肌损害者需营养心肌治疗,可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恢复期应复查心肌酶谱,避免剧烈运动。接触者需隔离观察,加强手卫生管理。

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玩具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促进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通风,症状消失后仍需观察,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异常应及时复诊。未患病儿童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