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是什么病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椭圆形玫瑰色斑疹伴糠状鳞屑。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常见于青少年及青壮年。
玫瑰糠疹初期会出现母斑,表现为直径2-10厘米的椭圆形红色斑块,边缘隆起并有细薄鳞屑。1-2周后躯干四肢出现对称分布的继发疹,呈玫瑰红色,长轴与皮纹平行,伴有轻度瘙痒。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低热、头痛等前驱症状。
目前认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可能是主要诱因,病毒激活后引发皮肤局部免疫反应。其他因素包括药物过敏、精神压力、季节变化等。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但存在家族聚集倾向,提示遗传易感性可能参与发病。
皮肤科医生通过典型皮损形态和分布特点即可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皮肤镜检查,表现为外周鳞屑和中央黄红色无结构区。需与银屑病、体癣、二期梅毒等疾病鉴别,疑难病例需行皮肤活检或血清学检查。
轻症无须特殊治疗,6-8周可自愈。瘙痒明显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泛发者可短期口服氯雷他定片。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能加速皮疹消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用强效激素和刺激性外用药。
发病期间避免热水烫洗和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沐浴时水温不超过38℃,使用温和无皂基清洁剂。保持规律作息,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通常3-6个月可自行淡化。
玫瑰糠疹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后及时涂抹无香料保湿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若皮疹持续超过3个月不消退,或出现脓疱、水疱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皮肤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概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