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头晕怎么回事

儿童发热头晕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急性胃肠炎、贫血、脑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延误病情。
病毒或细菌感染鼻腔咽喉部位时,可能引起发热伴随头晕症状。患儿可能出现鼻塞、咽痛、咳嗽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细菌感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耳部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并影响平衡功能,出现头晕现象。常见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抗感染,配合头孢克肟颗粒口服治疗。家长应注意避免患儿耳道进水,睡觉时抬高患侧耳朵。
肠道感染引发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头晕伴发热。多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需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止泻。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年长儿可进食米汤等流质食物。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脑部供氧减少时,可能出现低热和头晕。常见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需检查血常规明确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同时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及严重头晕。往往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确诊后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家长应保持儿童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面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