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看什么科

长期便秘建议就诊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饮食结构不合理、肠道菌群失衡、肛周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消化内科是处理功能性便秘的首选科室。长期便秘可能与胃肠蠕动减缓、直肠敏感性降低有关,常伴随腹胀、排便费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或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剂调节肠道功能。若合并反酸、腹痛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胃食管反流病或肠易激综合征。
肛肠科适用于便秘伴随肛周病变的情况。痔疮、肛裂等疾病会因疼痛抑制排便反射,导致粪便滞留。医生会通过肛门指诊或肛门镜评估肛管压力,可能开具太宁栓缓解局部水肿,或建议温水坐浴改善血液循环。严重直肠前突或盆底肌功能障碍者需生物反馈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需考虑自主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肠道蠕动减慢也会导致排便困难。这类患者需检测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可短期使用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动力。合并电解质紊乱时需同步纠正低钾血症。
老年患者因肌少症、活动量减少及多重用药易发生慢性便秘。阿片类止痛药、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副作用需重点评估。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并推荐小麦纤维素颗粒增加粪便体积。卧床患者需制定腹部按摩计划预防粪块嵌塞。
中医将便秘分为热秘、气秘等证型,可能采用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或针灸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肠腑气机。体质辨证后开具的个性化汤剂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效果,但需排除肠道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后再行调理。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增加西蓝花、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建立固定排便时间。适度快走、揉腹等运动能增强腹肌力量。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若调整生活方式2周未改善,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须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