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出胆囊炎

胆囊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墨菲征阳性,即按压右上腹时患者因疼痛突然屏住呼吸。可能伴随右上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胆囊区域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肝功能检查可能出现胆红素和转氨酶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能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和肝功能受损情况。
超声检查可显示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胆囊增大或萎缩,可能发现胆结石或胆泥。超声下墨菲征阳性具有诊断意义。该检查无创、便捷,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胆结石检出率较高。
CT能清晰显示胆囊周围渗出、积气或脓肿等并发症。增强CT可见胆囊壁分层样强化。CT对评估胆囊炎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更有优势,常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但CT存在辐射,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
MRCP能无创显示胆管系统,准确判断胆管结石和胆管扩张。对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择MRI检查。MRI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胆囊周围炎症范围,但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
确诊胆囊炎后需注意饮食调节,急性期应禁食油腻食物,恢复期选择低脂饮食。规律进食有助于胆汁排泄,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腹痛、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