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传播途径与防护

关键词: #防护
关键词: #防护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隔离患者及加强个人卫生。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可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感染。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建议患者佩戴口罩并单独居住。飞沫传播范围通常在1米内,但密闭空间可能扩大传播风险。
接触水痘患者疱疹液或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可导致感染。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结痂前均具有传染性。护理患者时应戴手套,患者衣物需单独用沸水消毒。避免搔抓疱疹可减少病毒扩散。
孕妇在分娩前5天至产后2天患水痘时,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此类患儿易发展为重症水痘,需立即注射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妊娠期女性建议孕前检测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
医院等特殊环境中,病毒可能形成气溶胶通过通风系统传播。收治水痘患者时应启用负压病房,医护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该传播途径概率较低但可能引起聚集性疫情。
部分接种过疫苗者感染后症状轻微,仍具传染性。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出现无疹型水痘,需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确诊。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病例时,建议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水痘流行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30分钟以上。儿童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可在暴露后3-5天内应急接种。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一般不少于发病后14天。恢复期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疱疹破溃。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