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做什么检查

胆囊炎通常需要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确诊。主要检查方式有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血常规是胆囊炎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急性胆囊炎患者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慢性胆囊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常规检查操作简单快捷,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胆囊炎对肝脏的影响程度。胆囊炎可能导致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升高。肝功能异常程度与胆囊炎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胆囊炎可能引起明显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腹部超声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胆囊周围积液等典型表现。超声还能发现胆囊结石、胆管扩张等并发症。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可重复进行,适合各类人群。
CT检查能更全面评估胆囊及周围组织情况,对复杂胆囊炎诊断价值较高。CT可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炎症浸润、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CT检查辐射量较大,通常用于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怀疑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评估胆道系统的无创检查方法,对胆管结石和胆管炎诊断价值较高。该检查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胆管系统,适合对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通常作为二线检查手段。
胆囊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