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粥样硬化可以治疗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已形成的斑块通常无法完全消除。治疗方式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手术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是基础措施。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和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吸烟者需立即戒烟,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
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折麦布片可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常与他汀联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出现肌肉疼痛需及时就医。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如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栓素A2合成预防血栓形成。氯吡格雷片适用于支架术后患者,需与阿司匹林联用12个月。替格瑞洛片起效更快,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使用期间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适用于局限性狭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采用自体血管搭建旁路,适合多支血管病变。术后需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
合并高血压者应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需通过二甲双胍片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肥胖患者建议通过饮食运动使体重指数降至24以下,必要时可考虑代谢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定期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出现持续胸痛立即呼叫急救。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长期规范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