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手足口怎么办

关键词: #手足口
关键词: #手足口
大人得手足口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隔离防护等方式缓解。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疱疹等症状。
成人手足口病若症状较重或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情进展,但需注意可能出现头痛、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发热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疱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出现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散Ⅲ,头痛剧烈者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水疱未破溃时可涂擦喷昔洛韦乳膏,破溃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指甲应修剪平整以减少皮肤损伤。
进食前后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临时喷涂利多卡因气雾剂。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刺激溃疡。可使用西吡氯铵含片缓解咽痛,口腔溃疡处可贴敷口腔溃疡贴膜。
发病后应居家隔离2周,避免与儿童、孕妇接触。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餐具毛巾单独使用。恢复期仍可能排毒,接触婴幼儿前需严格洗手。同居家庭成员可预防性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增强免疫力。
患病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绿豆粥、冬瓜汤等清热利湿的饮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蛋白粉促进修复。居室保持通风换气,被褥衣物需阳光暴晒消毒。症状加重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出现肢体抖动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排查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痊愈后仍应注意手卫生,集体单位暴发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