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脱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二尖瓣脱垂可能由遗传因素、结缔组织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因引起。二尖瓣脱垂通常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轻症无须治疗,重症需药物或手术干预。
部分二尖瓣脱垂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此类患者瓣膜结构异常多为先天性,早期可能无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瓣叶增厚、腱索延长等改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筛查,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心悸或晕厥,需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马方综合征、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会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异常,使二尖瓣瓣叶和腱索强度降低。这类患者常合并关节过伸、皮肤弹性增加等表现,超声可见瓣叶呈波浪状改变。需限制高强度活动,急性期可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严重反流者需行二尖瓣成形术。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风湿热反复发作可引起瓣膜纤维化挛缩,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脱垂。患者多有咽喉炎病史,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喀喇音。急性期需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复发,合并心力衰竭时需联合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晚期可能需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乳头肌功能失调,引发继发性二尖瓣脱垂。常见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在劳累后出现胸痛伴气促。需控制血压血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改善心肌灌注。
细菌感染侵蚀瓣膜可造成穿孔或腱索断裂,导致急性二尖瓣脱垂。患者通常有发热、杵状指等全身症状,血培养阳性。需静脉滴注注射用青霉素钠抗感染,严重瓣膜毁损者需急诊手术清除赘生物并行瓣膜修复。
二尖瓣脱垂患者日常应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监测心率变化。轻度脱垂者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竞技性体育项目。每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功能,若出现持续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晕厥发作,需立即心内科就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减少瓣膜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