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是怎么回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心肌损伤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毒性反应、严重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损伤的常见原因,与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活动后气促。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控制斑块进展,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2、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心肌炎性损伤,常见于感冒后出现心悸、乏力症状。急性期需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营养心肌,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恢复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药物毒性反应

蒽环类化疗药物或过量洋地黄制剂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毒性损伤,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需立即停用致病药物,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配合心电监护。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心肌酶谱和心功能。

4、严重全身感染

脓毒血症等重症感染时,炎症因子风暴可导致心肌抑制,伴随持续低血压、乳酸升高等表现。需积极控制感染源,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同时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维持心功能。

5、外伤性心肌挫伤

胸部撞击伤可能造成心肌组织挫裂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后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轻度损伤可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改善微循环,严重心肌撕裂需急诊手术修补。伤后需绝对卧床,限制液体入量。

心肌损伤患者日常需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每日监测血压心率。饮食宜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豆制品,适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避免提重物或突然用力。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征兆,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