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鼓膜穿孔应注意什么

耳鼻喉科编辑 医点就懂
15次浏览

关键词: #鼓膜穿孔

避免鼓膜穿孔应注意避免耳部外伤、控制耳部感染、减少气压骤变刺激、正确清理耳道以及避免噪音损伤。鼓膜穿孔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耳炎并发症

1、避免耳部外伤

鼓膜穿孔常见原因之一是耳部受到外力冲击,如掏耳过深、头部撞击等。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可能直接刺破鼓膜,建议使用柔软棉签清洁外耳道,避免深入耳道内部。家长需注意儿童玩耍时避免将异物塞入耳内,同时避免掌掴耳部等暴力行为。若耳部受到外伤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

2、控制耳部感染

中耳炎或外耳道炎可能引发鼓膜穿孔。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导致耳内积液压力增高,最终冲破鼓膜。出现耳痛、耳闷、发热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避免游泳或洗澡时耳道进水,感染期间可用防水耳塞保护。

3、减少气压骤变

乘坐飞机或潜水时,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可能损伤鼓膜。起飞降落时可咀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平衡压力。感冒或鼻塞时尽量避免飞行,鼻腔充血会影响咽鼓管功能。潜水时应缓慢下潜上浮,避免快速改变深度。

4、正确清理耳道

耳垢具有保护作用,过度清理可能损伤鼓膜。若耳垢堵塞严重,可到医院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禁止自行使用挖耳勺、发卡等硬物掏耳,避免将耵聍推向鼓膜方向。油性耳垢者可定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耳垢。

5、避免噪音损伤

爆炸声或长期噪音暴露可能导致鼓膜破裂。接触高强度噪音时应佩戴防护耳塞,如射击、爆破等作业环境。突发巨大声响时可张口减轻声波冲击。长期噪音环境工作者需定期检查听力,出现耳鸣、耳闷等症状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护耳部健康,避免用力擤鼻涕以防压力传导至中耳。游泳时可佩戴专业防水耳塞,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听力永久性损伤。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耳部黏膜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