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由病毒损伤神经、炎症反应持续、神经修复异常、免疫功能低下、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心理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病毒再次激活时可能对神经纤维造成直接损伤。受损神经可能出现异常放电,导致持续性疼痛。患者常表现为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可能伴有皮肤麻木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调节神经传导,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急性期未完全控制的炎症可能持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局部组织释放炎性介质。这种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使痛觉敏感化,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烈疼痛。患者可能出现痛觉超敏现象,衣物摩擦也会加重不适。临床常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镇痛药物,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神经纤维再生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突触连接或髓鞘形成障碍,导致神经信号传导紊乱。这种结构性改变可能使疼痛信号被放大,形成病理性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可能超过三个月,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医生可能推荐使用维生素B1片促进神经修复,配合阿米替林片调节中枢痛觉传导。
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减退,病毒清除能力下降,可能导致神经损伤持续进展。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微循环,延缓修复过程。这类患者疼痛程度往往较重,可能合并皮肤色素沉着。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必要时使用转移因子胶囊等免疫调节剂。
长期疼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而负面情绪又可能通过中枢敏化机制加重疼痛感知。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等症状,形成疼痛-情绪恶性循环。心理评估后可采用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整体状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寒冷刺激。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疼痛区域可轻柔按摩,但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情绪障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