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

同种免疫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浆置换、光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母婴血小板抗原不合导致胎儿血小板被母体抗体破坏引起,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症状。

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阻断母体抗体对胎儿血小板的破坏,常用药物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及出血倾向,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该方式适用于中重度出血或血小板计数极低的新生儿。

2、输注血小板

输注经辐照处理的母体血小板或抗原阴性供者血小板可快速提升血小板数量,常用制剂为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输注前需进行交叉配型,输注后24小时内需复查血小板计数。该方式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需紧急手术的患儿。

3、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龙片或地塞米松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破坏。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该方式多与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适用于抗体滴度较高的患儿。

4、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能快速清除循环中的致病抗体,需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每次置换量为患儿血容量的1-1.5倍,可能发生低钙血症、过敏等并发症。该方式用于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病例。

5、光疗

蓝光照射可辅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时需保护患儿眼睛及会阴部,监测体温及液体平衡。该方式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合并黄疸的患儿。

患儿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喂养时选用软质奶嘴防止口腔黏膜损伤,衣物应柔软无接缝。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直至稳定,避免接种活疫苗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者需检测乳汁中抗体水平,必要时暂停母乳。出现呕血、便血、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