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疝气应该怎样治疗

老年人得疝气可通过保守治疗、疝气带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肿块、坠胀感等症状。
适用于疝环较小且症状轻微的老年人。减少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避免便秘或慢性咳嗽导致腹压增高。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不适,但需密切观察肿块是否增大或出现嵌顿。
通过外部压力暂时阻止疝囊突出,适用于暂不能手术的高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尺寸的医用疝气带,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肤压迫性损伤。
采用人工补片加强腹壁缺损,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复发率低于5%。但需全身麻醉,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常用术式包括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完全腹膜外修补术。
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复杂疝或复发疝。根据疝类型可选择李金斯坦修补术、网塞修补术等,术后需卧床3-5天,完全恢复需4-6周。合并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术前需评估手术耐受性。
针对气虚下陷型疝气可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需注意中医治疗不能替代手术修补,仅作为辅助手段改善体质。
老年疝气患者日常应保持体重稳定,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术后3个月内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有无复发迹象。若出现肿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肠管嵌顿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