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艾灸方法有哪些

鼻炎可通过艾灸穴位、艾灸器具、艾灸时间、艾灸疗程、艾灸注意事项等方式缓解症状。鼻炎可能与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等症状。
艾灸治疗鼻炎常用穴位包括迎香穴、印堂穴和肺俞穴。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缓解鼻塞;印堂穴在两眉中间,艾灸可改善鼻腔通气;肺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能调节肺功能。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为宜。
常用艾灸器具包括艾条、艾炷和温灸盒。艾条可直接对准穴位悬灸;艾炷需放置在姜片或盐上进行隔物灸;温灸盒适合背部穴位固定艾灸。选择无烟艾条可减少烟雾刺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更为适宜。
艾灸治疗鼻炎建议在上午进行,此时人体阳气升发效果较好。急性发作期可每日艾灸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1次。每次总艾灸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单穴不超过15分钟。避开饭后1小时内和空腹状态施灸。
一般10-15次为1个疗程,慢性鼻炎需要2-3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应间隔3-5天。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巩固治疗5-7次。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在季节交替前1个月开始预防性艾灸。
艾灸时保持环境温暖避风,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皮肤破损、发热期间禁止艾灸。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艾灸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应立即停止。治疗期间应配合避免接触过敏原。
鼻炎患者除艾灸外,日常应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进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保持鼻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