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发烧白细胞高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炎症反应、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病因筛查等方式干预。
细菌感染是导致白细胞升高的常见原因,病原体刺激骨髓造血系统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典型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伴寒战,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同步升高。临床常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进行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查。
部分病毒感染早期可能出现白细胞一过性增高,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特征为淋巴细胞比例上升,可伴随咽痛、淋巴结肿大。通常使用更昔洛韦分散片、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控制发热症状。
非感染性炎症如风湿热、川崎病等免疫性疾病可刺激白细胞增殖。常见关节肿痛、皮疹等伴随症状,血沉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指标异常。治疗需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炎症,重症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会导致白细胞异常增高,多表现为持续发热伴贫血、出血倾向。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确诊需骨髓穿刺。常用羟基脲片、伊马替尼胶囊控制细胞增殖,必要时进行化疗。
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数值升高。通常无感染征象,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时需监测血常规变化,避免与其他升白药物联用。
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增高时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需完善降钙素原、外周血细胞形态等检查明确病因。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骨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