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需要注意什么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

手足口病需要注意隔离防护、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和就医时机。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强传染性。

1、隔离防护

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居家隔离时间一般为发病后7-10天,直至疱疹完全结痂。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用肥皂水洗手,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2、皮肤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臀部疱疹便后需用温水清洗。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可戴棉质手套,疱疹破裂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

3、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果泥等,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喂食,用吸管饮用减轻口腔疼痛。脱水患儿可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

4、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有无持续高热超过3天。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惊跳、肢体抖动等,警惕脑炎并发症。记录排尿次数和尿量,发现尿量减少需警惕脱水。

5、就医时机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呼吸急促、四肢冰凉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肢体无力抖动提示可能发生脑干脑炎,属于重症表现,需急诊处理。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促进黏膜修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需阳光暴晒消毒。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5岁儿童按程序接种。若家庭成员出现发热或疱疹症状,需及时排查是否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