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严重吗

新生儿发烧需高度警惕,可能由感染、脱水、环境过热、代谢异常或疫苗接种反应引起,体温超过38℃应立即就医。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新生儿发热最常见原因,如败血症、肺炎或尿路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感染易快速进展为全身炎症反应,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母乳摄入不足或腹泻导致体液丢失时,新生儿可能出现脱水性发热。表现为前囟凹陷、尿量减少及皮肤弹性差,需通过增加喂养频次或静脉补液纠正,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过度包裹或室温过高会使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失衡,出现"捂热综合征"。建议保持室温24-26℃,穿着比成人多一件单衣即可,发热时解开包被散热,温水擦拭颈部和四肢。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代谢异常可表现为持续性发热。需通过新生儿筛查及激素检测确诊,长期需内分泌科随访治疗。
接种卡介苗或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低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3天,需排除偶合感染可能。
新生儿发热期间应保持母乳喂养,按需增加哺乳次数;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注意观察有无嗜睡、拒奶、抽搐等危重症状。任何发热新生儿均需儿科医生评估,不可自行服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