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换牙的7大原则
学龄前编辑
医言小筑
学龄前编辑
医言小筑
学龄前儿童换牙需遵循乳牙自然脱落、避免外力干预、保持口腔清洁、均衡饮食营养、定期口腔检查、纠正不良习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7大原则。换牙期是儿童颌面部发育的关键阶段,科学护理有助于恒牙健康萌出。

乳牙松动后应等待其自行脱落,多数情况下无须人为拔除。乳牙牙根会随恒牙萌出逐渐吸收,强行拔除可能损伤牙槽骨或影响恒牙排列。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或阻碍恒牙萌出,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处理。
禁止用线绳绑扎或用手摇晃松动的乳牙,此类操作可能导致牙龈撕裂、牙根断裂或引发感染。家长应教育儿童不要用舌头频繁顶舔松动牙齿,避免形成吐舌、咬唇等影响颌骨发育的异常习惯。
换牙期需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2次,重点清洁新萌出的恒磨牙。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牙膏用量约豌豆大小。乳恒牙交替期牙缝较大,可配合牙线清除食物残渣,降低邻面龋发生概率。
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等乳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咀嚼苹果、胡萝卜等硬质食物刺激颌骨发育,但避免用新萌恒牙啃咬过硬物品。控制高糖零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减少致龋风险。

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胚发育情况。早期发现多生牙、缺失牙或萌出方向异常等问题,必要时进行间隙保持或咬合诱导。龋齿需及时充填,避免影响继承恒牙发育。
戒除吮指、咬铅笔等口腔癖好,持续超过6个月可能造成开颌、反颌等错颌畸形。睡眠时张口呼吸需排查腺样体肥大,长期口呼吸会导致牙弓狭窄。建议使用矫治器配合肌功能训练改善异常肌力平衡。
若出现乳牙早失、恒牙迟萌、双排牙或萌出位置严重偏离等情况,需在1周内就诊。牙龈肿胀伴脓液渗出提示乳牙根尖周炎,可能影响恒牙釉质发育。地包天等错颌畸形建议在替牙期开始早期干预治疗。

换牙期家长应每日观察儿童口腔变化,选择小头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建立早晚刷牙的固定流程。限制碳酸饮料和黏性糖果的摄入,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乳磨牙过早缺失时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避免邻牙倾斜占据恒牙萌出空间。定期涂氟和窝沟封闭可显著降低恒牙龋坏率,建议每季度进行专业口腔护理。若恒牙萌出后排列不齐,可在12岁左右颌骨发育稳定后开始正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