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手足口病注意这几点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护理、饮食调理、隔离防护、观察病情变化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需通过科学护理缓解症状并防止传播。
患儿皮肤出现疱疹时,家长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剪短指甲防止抓挠。疱疹结痂后让其自然脱落,不可强行撕扯。
口腔疱疹会导致进食疼痛,可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清洁。进食后饮用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刺激溃疡面。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暂时缓解不适。
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避免酸、烫、硬食物刺激溃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绿豆汤、西瓜汁等清热解毒饮品。发热期间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泥,恢复期逐步过渡到软烂饭菜。
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居家隔离至少2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护理前后规范洗手,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消毒。痊愈后仍可能排毒1-2周,需持续做好卫生管理。
每日监测体温4次,观察有无嗜睡、呕吐、肢体抖动等重症先兆。疱疹部位出现红肿化脓提示继发感染,持续高热不退可能并发脑炎。出现呼吸急促、皮肤花纹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护理期间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患儿被褥经常晾晒,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若家庭成员出现发热症状需及时排查,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