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能拔牙

口腔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拔牙

拔牙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存在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妊娠期、急性口腔感染、恶性肿瘤等禁忌证时通常不能拔牙。拔牙需严格评估全身及局部状况,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

1.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此类患者需提前进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或输注血小板,并在血液科医生监护下操作。若必须拔牙,建议选择止血条件完备的医疗机构,术后使用明胶海绵、凝血酶局部填塞。

2.心血管疾病

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脏事件。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血管脆性增加,术中易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患者需心电监护下操作,必要时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稳定心率。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在晨间血压高峰时段拔牙。

3.妊娠期

妊娠前三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三个月则可能引发早产。必需治疗时建议选择孕中期,避免使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妊娠期牙龈血管增生明显,操作需轻柔以减少出血。X线检查应严格防护腹部,必要时改用锥形束CT降低辐射量。

4.急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牙龈炎、颌骨骨髓炎等情况下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需先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控制感染,待红肿热痛症状消退后再行手术。艾滋病活动期、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颌面部间隙感染。

5.恶性肿瘤

口腔癌放疗区域拔牙可能诱发放射性骨坏死,需在放疗前完成患牙处理。肿瘤侵犯颌骨时盲目拔牙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此类患者应通过CBCT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必要时采用姑息性牙髓治疗替代拔牙。化疗患者需待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至1.5×10⁹/L以上再考虑手术。

计划拔牙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烟及剧烈运动,进食温凉软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若出现持续渗血、剧烈肿痛或发热,应立即返院处理。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拔牙前需停药3个月,降低颌骨坏死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