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秘的治疗要留意的事项
婴幼儿编辑
科普小医森
婴幼儿编辑
科普小医森
婴儿便秘的治疗需留意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补充水分、观察排便习惯变化及必要时就医评估。婴儿便秘可能与喂养方式、胃肠功能发育不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粪便干硬等症状。

母乳喂养的婴儿便秘概率较低,若出现便秘可检查母亲饮食是否缺乏膳食纤维或水分。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粉,6个月以上婴儿可添加西梅泥、苹果泥等富含山梨醇的辅食。避免过早引入易导致便秘的食物如香蕉、胡萝卜泥。
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脐周区域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在喂奶后1小时进行。按摩时使用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手法需避开剑突和膀胱区域。可配合屈腿运动辅助肠道排气。
两次喂奶之间适量喂哺温开水,6个月内婴儿每日额外饮水量不超过30毫升。炎热季节或发热时需增加水分摄入,观察尿液颜色应呈淡黄色。过量饮水可能影响奶量摄入,需注意平衡。

记录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婴儿用力程度,正常母乳喂养婴儿可能3-5天排便1次但粪便柔软。若出现粪便带血、呕吐腹胀或体重增长缓慢,提示可能存在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
持续便秘超过2周或伴随哭闹拒食时,需儿科医生排除肛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因素。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禁用开塞露等刺激性通便剂。

家长应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日常可进行被动操活动肢体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过度包裹影响婴儿自主活动。若调整饮食护理后便秘无改善,或伴随发热、血便等警示症状,须及时至儿科消化专科就诊完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