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月经的区别
妇科编辑
医点就懂
妇科编辑
医点就懂
功能性子宫出血与月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出血原因、周期规律性、伴随症状等方面。功能性子宫出血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引起,而月经是生理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相关,常见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表现为无排卵性出血。月经则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性变化导致的生理现象,伴随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过程。
功能性子宫出血周期紊乱,可能间隔小于21天或超过35天,经期可持续10天以上。月经周期相对规律,通常为21-35天,经期2-7天,出血量在20-60毫升范围内。
功能性子宫出血量变化大,可能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续点滴出血,颜色呈暗红或鲜红,常含血块。月经出血量逐渐增加后减少,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子宫内膜碎片均匀混合。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月经期常见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生理反应,通常1-3天自行缓解。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型,无排卵后体温升高表现。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0.3-0.5摄氏度,维持12-14天后下降。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记录出血时间和症状变化,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出现严重贫血或出血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激素治疗或诊断性刮宫。